荒漠伯勞 Rufous-tailed Shrike(學名:Lanius isabellinus)來台約3個月的荒漠伯勞,終於在牠北返前一天去記錄牠換上漂亮春裝的身影。
伯勞科,體型偏小約19公分,外形似紅背伯勞,棲息於中亞荒漠地區的疏林、樹叢及灌叢,繁殖地從俄羅斯到中國北部、新疆、蒙古等地,冬季遷徙至阿拉伯半島、中東、中東及中部,出現在東南亞的台灣相當罕見。荒漠伯勞與台灣常見的紅尾伯勞相比,是一種體色相對較淡、體型較小的伯勞。
荒漠伯勞的嘴型較短小,成鳥的黑色過眼帶較細且翅膀上有白斑,幼鳥僅眼後有一小塊不明顯的黑色區塊,翅膀上無白斑。不論成鳥幼鳥,荒漠伯勞的頭頂、尾上覆羽和尾羽都帶有比較明顯的紅褐色調,與帶灰色調的背部有明顯差異,紅尾伯勞則是頭頂到尾羽都是一致的褐色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