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耳鴞 Asio flammeus (上圖) 身長:37~42 cm 體重:245~370 g 台灣有兩種耳鴞屬(Asio)貓頭鷹,兩者皆屬於過境鳥及冬候鳥,而短耳鴞偏好出現在溼地、溪床、農耕地之草生地環境,長耳鴞則較偏好出現在樹林環境。(來源: 台灣猛禽學會)
褐鷹鴞 Ninox japonica 身長: 22~28 cm 體重: 135~280 g 褐鷹鴞是不太像貓頭鷹的貓頭鷹,牠外型比較近似日猛禽,飛行的姿態加上飛羽、尾羽的橫紋,飛起來頗有鷹屬猛禽的氣質。褐鷹鴞飛行技巧極佳,擅長捕捉飛行中的獵物,如蝙蝠、燕子及飛蟲等,在山區有機會可觀察到褐鷹鴞埋伏在路燈附近,並伺機捕捉被路燈吸引而來的昆蟲們。(來源: 台灣猛禽學會)
灰鷂(母成鳥) Circus cyaneus 身長:43~54 cm 翼展:98~124 cm 灰鷂又稱灰澤鵟,雄成鳥除了胸腹部、翼下為乳白色、初級飛羽為黑色外,其餘部位呈灰色;雌鳥與幼鳥則以褐色系為主。在台灣見到的灰鷂多為雌鳥及幼鳥。此母成鳥眼睛為黃色
東方澤鵟幼鳥 (Eastern Marsh Harrier),學名Circus spilonotus,又稱白腹鷂、東方澤鷂,是澤鵟屬 (Circus) 的一種日行性猛禽。在台灣地區為不普遍的冬候鳥、過境鳥。抓到老鼠了
東方澤鵟公成鳥 (Eastern Marsh Harrier)
大麻鷺
暖暖的冬陽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